希贤记(八):新闻无学,却处处有学

发布者:左思发布时间:2020-04-01浏览次数:371

编者按:

1948年,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中原大学,由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同志一手创立。《希贤记》即取自邓小平曾用名“邓希贤”,旨在通过记录优秀学生的成长轨迹、专业感悟,以供高中同学、在校大学生了解和学习。本期推送《希贤记》第八篇。


卫酉祎

    中共党员,高中毕业于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,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2016级本科生,本校会计学双学位在读。现任新闻1601班团支书,带领支部荣获2018年校级红旗团支部、十佳团日活动等荣誉。在校期间,两次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,一次一等人民奖学金,荣获“优秀学生干部”“优秀共青团员”“十佳志愿者”“最美团支书”等;湖北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一等奖,校级优秀社会实践队等;主持省级大创项目立项、校级博文结项二等奖;已于《中国教育报》发表文章1篇,省级期刊发表论文1篇。目前已保送至中国传媒大学攻读硕士学位。

前言


樱花烂漫,江水涛涛,千湖点缀,黄鹤相望。从武昌火车站踏上回家的旅程时,未曾料到武汉将面临一场如此严峻的考验。初到武汉,在辛亥革命纪念馆前的广场,竖着一个标志牌,上面挂着“敢为人先,追求卓越”八个大字,后来得知这便是“武汉精神”。一百多年前一场结束封建帝制的革命从这里揭竿而起,历经大变动、大灾难的武汉又在今日再次披上“英雄”的铠甲,冲在战“疫”一线。江城自古流淌着“敢为人先”的血液,生生不息。这座城市也教会了我“勇气与前行”。不管身处人生的哪一阶段,都需要勇气去抉择和承担,也需要前行去实践和收获。如今全国的目光都聚焦于它,愿目光中充满希望与期待,收敛起偏见与恶意。


选择心之所向


高三那年,纪录片《穹顶之下》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源自新闻的力量,这种力量触动人心、直击社会弊病。进入大学后,才开始真正了解什么是新闻、如何做新闻。从最基本的提供信息到舆论监督维护正义,一代代新闻工作者记录着时代也书写着历史。自古史官便有“秉笔直书”的美德,对于真相的敬畏与追寻,也是新闻人不敢忘却的信仰。还记得读到《南方周末》写下的“让悲观者有力,让无力者前行”时,不禁哽咽。人们常说“新闻无学”,但新闻学对我而言最珍贵之处,是让我懂得从事新闻工作应具备的道德底线与最高理想。

认真对待专业课,每一堂课都是在老师带领下思索什么是好新闻、怎么做出好新闻的过程。在实训中,原以为自己积累了一些实习经验,新闻写作会比较得心应手。但很多稿件都在大改了两三次后才最终确定报道主题,实训老师有一句评语,让我记忆犹新,“岁月静好,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”。一篇没有“问题意识”的报道难以称得上合格。就在一遍遍打磨思考、反复梳理采访记录、寻找报道核心的过程中,“新闻”两个字在我心中的分量更重了。新华社近日发布了“武汉战疫”纪录片,结尾处在武汉一线连续报道27天的一位记者,面对镜头说:“等我们摘掉口罩的时候,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是怎么戴上它的,又是谁帮我们摘掉它的。”我想这也是新闻存在的意义,记录事实、反思问题,承认灾难也不忘英雄。


保持探寻目光

我的大学生活,匆匆忙忙,东奔西跑。前往过湖北荆门支教、武汉工地和农村采访、云南梁河县调研、自闭症互助中心做志愿,走过北京大大小小的乡村、目睹过期货上市、参与过金融论坛。马不停蹄的假期让我看到了不同人的生活,也看到了不同生命绽放的模样。其中,云南梁河是一个令我至今难忘的地方。


 “在这样一个被大山环抱的国家级贫困县,最美的风景不是山水相依,而是117所学校矗立山间”,我在调研后曾记录下在云南省梁河县的点点滴滴。梁河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,这份希望源自无数人支撑起的教育。第一次了解梁河,是采访一位开展远程支教项目的师兄。后来在师兄的帮助下,我们有幸到梁河县调研。当地一位教育局领导说“在梁河,家家户户就两件大事,一是盖房子,二是供孩子读书。”同时走出这座大山的孩子们,又组成了一支志愿服务队,各处化缘,为山上的小学募捐图书、为假期里的留守儿童辅导功课。尽管我们听到的是笑声、看到的是蓝天,但在资源资金欠缺的情况下,发展教育仍是困难重重。
记者柴静曾在《看见》一书中写道:“什么是探寻?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、不断怀疑、不断幻灭、不断摧毁、不断重建,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。”在这一路奔走中,有奇人异事的精彩,也有平凡常人的无奈。越是了解不同人的生活,越是让我学会谨慎相待,避免下意识的偏见就遮盖上了探寻的目光。


在实践中成长


新闻理论的积淀也要投入实践来检验。大学期间,我曾在三家媒体实习。


第一次实习是在保定日报社,跟着时政部的老师跑了一个月的新闻,时政新闻多与政府对接,其严谨准确性要求很高,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,熟悉当下的政策走向。即便是报纸上一个豆腐块大小、约500字的会议报道也需要记者花心思,抓重点、理思路、推敲用词。


第二次实习是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,以“北京最美乡村”为主题,制作广播节目、采写新闻稿件。如何从地方提供的文件中抓取新闻点,并策划报道框架成为第一道难题。需要从物产、人文、历史等各方面了解村庄特点,挖掘最与众不同的地方。“老年合唱团”、“大山深处的山梆子戏”、“农民画家”、“北郎中村的蝴蝶兰”,从乡村经济到人文精神,散落在北京大大小小的村庄在节目中更加鲜活了。如何保证高质量的采访成为第二道难关,广播节目需要现场录下采访内容,这对采访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。采访既要层层推进、围绕主题,又要与受访者形成自然的对话。情绪、语气都能在声音中体现出来。此外,乡村以老年人居多,如何达到有效沟通也是难题。从一开始紧张得只想自己的采访问题、不顾及采访对象的回答,到后面能够围绕主题随机应变。这一过程的转变得益于实践锻炼和完备的事前准备。


第三次实习是在经济日报社财经部,刚好与我所学的经济新闻方向对口,但接触后却发现,做好经济新闻不能纸上谈兵。首先要了解熟悉行业,如银行、信托、期货、股票等,在具备一定经济学知识的基础上,把握行业最新动态,洞察新闻事件的影响,才能做出准确的预判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经济学、法学、管理学为主干,新闻学专业培养方案特别融合学校专长,设置了经济新闻和法制新闻方向。我也正因为专门选择了经济新闻,在校期间有幸接触过西方经济学、货币金融学、财政学等课程,加之会计学双学位的知识积累,在实习过程中能够较快理解专业术语、经济指标,便于及时抓住报道重点、理清报道思路。其次要把握受众定位,例如经济日报客户端开设了专栏“生财有道”,受众一般为普通投资者,则需要用通俗易懂、接地气的话语解释投资理财的新事件、新现象。每一篇经济报道都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着国家经济改革的步伐,正如引发20世纪八十年代姓“社”姓“资”大讨论的源头,便是由《经济日报》刊出的长篇通讯《关广梅现象》,做好经济新闻对推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。实习是我们接触社会的一次机会,多做事多反思,虚心求教,无论是人际处理还是专业技能都可以得到很大提升。

回顾大学生活,会感到遗憾的是那些心存侥幸、没有认真去做的事情。唯有认真与专注,才能支撑我们坦荡地阔步前行。“我们没有什么不同,天黑时仰望同一片星空……”这首歌陪伴了我的整个高三,作为每天四点钟的闹钟,哼着这首歌就能攥着拳头不服输地往前冲。拼尽全力后,结果不再那么重要。曾经奋斗的经历都会成为一份生命中的礼物,让悲伤或挫折之中的你看得见曾经那么勇敢的自己。一段旅程结束,又意味着下一段旅程的开始。愿春暖花开的日子里,你我都会遇见期许的美好。